李安的三部代表作,色戒、斷背山和 Life of Pi ,若要我從較客觀的藝術角度來判斷,固然是斷背山最高,但我卻對色戒中那種離經叛道有著更大共鳴。戲中王佳芝(湯唯)和易先生(梁朝偉)不因什麼偉大或浪漫的理由而滋生愛情,也不是一見鍾情或心靈契合,只是命運催生了這段假而又真、順水推舟的關係。有些愛情就像這樣,糾結於肉慾和偶然性之間。王佳芝需要生活的重量,而易先生需要從重量中解放,就產生了一段肉體和精神的依賴關係。但由肉慾和自利需求所產生的愛情,還是可以重得比國家和道義要重,讓王佳芝走上毀滅之路。
拍徙勞無益的愛情還有很多,大島渚的青春殘酷物語、 Truffaut 的 Jules and Jim 、 Mike Nichols 的 The Graduate 、王家衛的墮落天使,但取角大多是視之為一種不成熟、過渡性的東西,大島渚視之為青春的盲動,而對王家衛來說,則從來都只有周慕雲和蘇麗珍的那種才是真正被命運作弄的愛情。而對於李安來說,王佳芝一句「快跑」,致命性的背叛,還好像要比一群捅死漢奸的大學生有更大覺悟,而後者才更像是青春的盲動。把肉體的愛情和其他愛情平等地積極看待的,色戒可能是電影中鮮有的例子。
最後評一評 Life of Pi ,我認為改拍這類型長篇小說不是李安的專長。李安擅長於為短篇小說填白同時又不會填掉詩意, Life of Pi 卻是長改短,還要是包含大量哲學思索的那種小說,這是文字擅長而畫面不擅長的領域,所以電影省略了小說前半部大部份的哲學思索,架空了上船前的故事,以致敘事上的不連貫,結構上又不對稱。因而前半部份鋪排的蓮花隱喻,到了後半部份已經變得過於誨澀,觀眾看不出前半部份的故事有什麼必要性。不過總的而言, Life of Pi 應該是改篇難度高的小說,李安已是超額完成。但私心一點,還是希望李安拍回色戒和斷背山這類型的電影。(若果美國觀眾的品味繼續主導市場,色戒這種高成本文藝片,永遠不會多。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